近年来,清城区乌鬃鹅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加工企业日益增多,销售网络逐步完善,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。在清城鹅产业愈加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的今天,清远市清城区鹅行业协会应运而生。
一、协会成立,聚力鹅产业高质量发展
7月8日,清远市清城区鹅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横荷街道举行,标志着清城区鹅产业发展迈入组织化、协同化的新阶段,广大清远鹅养殖户终于有了自己的“组织”,为今后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“组织”力量。清远市清城区鹅行业协会目前已吸纳143家成员企业,涵盖传统养殖、鹅产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主体。对于协会的成立,会员企业充满期待,纷纷表示将借助这一平台实现资源聚合与发展跃升,“不再‘单打独斗’,大家‘抱团发展’才能实现资源整合。”
清城区备案的乌鬃鹅养殖场300多家,2025年上半年,鹅存栏213.94万只,出栏461.25万只。“协会的核心使命就是服务好每一位会员,拧成一股绳推动行业进步。”清远市清城区鹅行业协会会长何文飞介绍道,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与纽带作用,致力于搭建行业交流机制,促进会员加强技术、信息和市场等方面共享互助,积极参与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与产品质量提升,着力擦亮“清城鹅”金字招牌。同时,协会将致力于拓展市场渠道,深入分析消费趋势,助力会员企业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工程等广阔市场。
二、“鹅”势勃发,致力走出特色养殖致富路
横荷街道创新实践“公司+合作社+养殖户”模式,将成熟的养殖技术、优质种源和规范管理体系向周边养殖户辐射。作为清城区鹅产业发展的主阵地,横荷街道种鹅存栏33万羽左右,鹅苗年出栏量近700万羽;肉鹅存栏30万左右,肉鹅全年出栏120万羽左右,相关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。横荷街道表示,将全力当好协会与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,在养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、政策引导、科技支撑等方面加强保障,支持协会在品种改良、精深加工、冷链物流、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发挥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“鹅文化+乡村旅游”等新业态、新模式,助力“清城鹅”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